当前位置: >企通社 >公关企讯 >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 时间:2020-01-12 14:43来源:北川融媒体中心 点击:
  • 北川是大禹故里、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禹羌文化交相辉映。近年来,北川把非遗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弘扬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实施非遗+旅游,30多项非遗实现产业化,着力打造文旅发展引领区。 北川目前拥有143项非遗项目,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   北川是大禹故里、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禹羌文化交相辉映。近年来,北川把非遗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弘扬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实施“非遗+旅游”,30多项非遗实现产业化,着力打造“文旅发展引领区”。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北川目前拥有143项非遗项目,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到200多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持续保持高位增长,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5%;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876.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2.16亿元。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接下来就和北川融媒体中心小编看下北川是怎么做的,往下猛戳!

      全面调查整理夯实发展基石

      一是保护性抢救。全面开展非遗普查工作、非遗保护性抢救,及时抢救保护了非遗文字资料、照片、录音资料等并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非遗线索和传承人知情人。二是打造非遗精品。通过挖掘整理非遗资源,出版非遗文化专集,制作非遗歌碟,创编非遗节目,打造舞蹈情景剧等。以“非遗”为主题的各类展演及演出,每年吸引游客数近100万人次,助推了我县文旅经济的发展。三是建强非遗阵地。建成非遗场所40多个,建设非遗文化标志性建筑100多个,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镇)、村三级非遗文化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了体验、感知北川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平台。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完善非遗法规依法实施保护

      一是政策支持给力。利用自治县立法权,出台了《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川羌族自治县文物保护暂行办法》《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申报评定管理办法》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评定管理办法》。二是加强非遗保护。每年落实省、市、县三级传承人经费及相关非遗活动经费。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成立了推进羌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了工作责任制,县文广旅局设立了文化艺术股分管文化遗产工作,负责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管理,文化馆负责非遗文化的具体业务。全县成立了音乐、美术、摄影、作家、沙朗、尔玛等文艺协会20多个,形成非遗文化有人组织、有人管理、有人培训、有人传承的良好格局。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开展非遗展演丰富群众生活

      一是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组织非遗文化展演进机关、进学校、进乡镇、进村寨、进景区,形成“非遗天天演”“民俗周周有”“活动季季搞”“成果人人享”的生动局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北川旅游观光、参与体验非遗文化。二是加强非遗推广交流。组织县内民间文化团体和非遗项目传承人,先后参加国际国内非遗文化活动,与10多个省地构建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关系,宣传北川非遗文化魅力。选派非遗传承人、文化企业骨干赴清华、北大、浙大、川大等知名高校参加非遗专题培训,与国内羌族聚居区、其它少数民族聚居区形成互动交流学习,提升非遗技艺传承、创新水平和能力。其中,唐丽副县长受邀到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非遗+旅游”专题培训班作《羌山绽开”非遗花“》案例讲课,北川文广旅局郭志武局长代表四川受邀到青海非遗保护工作骨干人员培训班作北川传承弘扬羌族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案例分享。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活态保护传承壮大非遗企业

      一是加大生产性保护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成“非遗项目商标注册;免费为非遗文化企业提供生产性传承保护场所;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二是招引非遗文化企业。制定《北川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十五条》等优惠政策,引进30余家文化企业入驻北川(其中羌绣吸纳我县剩余劳动力约2万余人,草编吸纳约1万余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真正实现了非遗文旅企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大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支持非遗文化企业“小升规”。三是推进非遗产业化。依托民俗文化资源、143项非遗项目和非遗生产基地,大力实施“非遗+”。建成融非遗项目参与体验与旅游旅行为一体的的景区景点20多个,实现羌绣、羌族手工制茶、羌族水磨漆、羌族草编等20多项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研发生产文创旅游商品3000多种,每年实现文化产值5亿多元。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实施文旅融合推动文化富民

      一是打造节庆品牌。深挖禹羌文化资源,倾力打造10余个大中型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形成“大禹祭祀”“羌历新年”“沙朗节”三大区域文化节庆品牌。二是做活乡村民俗。依托丰富多样的乡村民俗,举办民俗活动,形成“乡镇挖文化、村寨搞活动、群众来参与”的局面。因地制宜,提升基础配套,培育主体,引进项目,创新“村委会+合作社”“合作社+农家乐”“合作社+农户”三种运作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民宿旅游。三是做靓生态节会。深入挖掘乡村生态农耕文化资源,举办辛夷花节、采茶节、牡丹花节、望果节等20余个生态文化节会活动,带动当地就业及增收。(文/综合北川文广旅局图/融媒体中心整理)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大禹祭祀”“北川羌年”“沙朗节”成北川三大文化节庆品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