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9-10-15 11:32来源:中国网 点击: 次
- 大家好,我是《少年正气说-演讲口才》的作者和课程创始人,我们的教学宗旨是在教孩子演讲口才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正气正念、正言、正行。本人从06年开始从事教育培训行业,见证了孩子们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也被父母们问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怎样让孩子不再
-
大家好,我是《少年正气说-演讲口才》的作者和课程创始人,我们的教学宗旨是“在教孩子演讲口才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正气——正念、正言、正行”。本人从06年开始从事教育培训行业,见证了孩子们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也被父母们问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怎样让孩子不再沉溺游戏?怎样让孩子喜欢读书?怎样让孩子不再抑郁?孩子打妈妈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都太大了,无法一句两句话讲清楚。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也遇到过这些零零散散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两个核心的缺失,一、未激发出孩子内在的正气,二、没有用正确的爱去滋养孩子。所以,我从今天开始写一些我学到的并在我的孩子身上实践且取得一定效果的沟通技巧与艺术。
1、父母要有利他思维和行为。
父母的每个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包括最基本的家庭卫生、摆设、坐立行站都在塑造着孩子的未来。当然如果父母在这方面不太注意,孩子在未来或许会邋遢一些,也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但如果父母的行为总是自私自利的,就算能为家庭争取一些暂时的蝇头小利,长远而言,孩子也会耳濡目染而成为自私自利的人,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这笔账是划不来的。所以,父母的有利他思维和行为,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70后的父母大多是50后或40后,他们很多是不认识字的,身处那个年代的农村,我相信,家庭卫生、摆设、坐立行站或许都不会太好,甚至很糟糕,但他们的孩子却发展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淳朴的40后50后老农民身上有着天生的利他思维和行为,他们或许只会教孩子一句话“不要做坏事”,或“不要占别人便宜”,或“吃亏是福”,或“人不能懒惰”,70后的孩子们就在40后50后父母们这样的教诲和身体力行中长大,所以70后的树根都很正——正气,有正气的人,当然能有很好的未来。
2、与孩子间的沟通要有抓手。
马克老师觉得父母和孩子间沟通障碍的最大原因就是缺乏沟通的抓手。父母往往直接要求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这些要求说轻了,没效果,说重了,孩子逆反;任何人都讨厌被人直接命令,任何人都喜欢听从自己的心声。所以,没有抓手的沟通,孩子会一直活在父母的命令中,这种沟通环境会直接导致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在我们《少年正气说-演讲口才》的课堂上,有个12岁的男生说“我和我妈妈的关系是虚伪的母子关系。”我相信这对母子的关系不糟糕到一定程度,孩子是不会如此说话的。
举例:我和两个孩子之间就有沟通的抓手,我曾经带着女儿去看《狼图腾》,其中有个片段成了我和女儿间沟通的抓手,电影的主人翁带着小狼在草原上奔跑,甚至还爬山过河,我当时就和女儿说“看,这就是训练,你就是爸爸的小狼,未来爸爸也要训练你。”这画面和观点得到了女儿的确认,直到现在,我邀请或建议女儿跑步时,我都用七八年前电影中的那幅画面作为抓手与她确认,效果还不错。
我和孩子们之间还有一个更大的抓手,那就是《大学》、《论语》和《孟子》。我儿子四五岁的时候就会背诵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文字会彻底影响我的两个孩子并确保他们的人生不会偏航。孟子的“浩然正气”、“亲亲,仁民,爱物”、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和孩子们之间沟通的抓手,即便四五岁的孩子都懂,这就是国学的魅力,经典的魅力。
举例:饭点到了,孩子还在看电视,我就和他说“知所先后”,他就明白了,此时,吃饭在先,看电视在后,他不是被我说服的,是被《大学》中的“知所先后”说服的。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当他心情不好,不想搭理我的时候,我就和他说“亲亲”;当他不愿意将东西和小朋友们分享时,我就和他说“仁民”,当他玩兴奋了,甚至会摔玩具,我就和他说“爱物”,当他做事虎头蛇尾时,我就和他说“事有终始”,总体来说,沟通效果还是不错的。另外,从小我就给儿子灌输一句话“走大学之道,生浩然正气”,每天我们都重复这句话,孩子的行为一偏差,我就问他“你这是在走大学之道吗?”孩子的情绪一偏差,我就问他“你生的是浩然正气吗?”我不知道我的孩子未来能否考上顶级名校,但这不重要,我相信在这些沟通抓手的护航下,他和她的人生是不会偏航的。
3、智慧父母要用阅读和朗读两种形式影响孩子。
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出现,让真正的阅读成为奢侈品,表面上大家都在阅读,其实那种碎片化信息、毒鸡汤、短视频、听书已经让人们那颗苍白的心变得更加寡淡,更可怕的是人们不再有“没学习”的危机感,因为他们认为已经在手机上阅读了,也看了很多哲理性的金句和视频,还能在聊天中说上几句,甚至很有成就感。哎!我该怎么说呢?当然,这是你的权利,我也不想评价。但说到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我建议你放弃这种自欺欺人的学习形式,让学习回到原点——阅读和朗读。关于阅读,不需要更多解释,大家都明白,也偶尔会去做;在这里,我希望父母能养成朗读的习惯,并带着孩子一起朗读,朗读有很多好处——提升普通话水平、增大说话音量、增加演讲能力、陶冶情操。这些年,跟着我学演讲的上千位企业家,很多都建立了企业内部朗读群,家族内部朗读群,保守估计,我发起的“群内朗读”已经影响了几万人,还在继续扩大。
有些书适合于阅读,有些书适合于朗读,在这里,我推荐大家朗读经典,首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当然《增广贤文》、《格言联璧》、唐诗宋词,现代散文诗都适合于大声朗读。
4、智慧父母做好自己,把结果交给时间。
最好的领导方式不是语言而是行为,所以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做一件事,最好自己能身体力行并建议孩子跟着自己做,我相信很多父母也是这么干的。但很多父母在后面的环节出问题了,问题出在心态和思维上,部分父母们认为,“我这么热情这么苦口婆心地教你,给你做示范,陪着你,而你却不愿意,甚至爱答不理,真辜负我的一片用心。”
我本将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我能理解父母们的失落。事实上,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是浸染,所以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一次两次就失望,不要三次五次就抱怨,不要十次八次就指责,孩子是你的孩子,他身上的问题一是来自于你的遗传,二是来自于你的影响,所以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父母的问题。
还是以跑步为例,有些孩子不喜欢跑步,怎么办?父母可以自己先跑起来,并和孩子分享跑步对自己的好处,再鼓励孩子尝试一下,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父母也不要失望、抱怨、批评和指责,而事实上很多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常陷入“失望、抱怨、批评和指责”的恶性循环圈,美好的亲子关系就在一个个“失望、抱怨、批评和指责”的恶性循环中慢慢僵化和疏远。面对抗拒,父母要打内心深处不失望,一旦失望,言行举止必然受到影响,孩子就能敏锐地感知到,并慢慢疏远父母,怎么办呢?继续身体力行,用持续的行动影响孩子,并伺机继续鼓励孩子尝试一下,请记住:永远不要放弃对孩子的建议和鼓励,你放弃了TA,TA就放弃了世界。
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抗拒的不是你的要求,而是你的情绪和沟通方式,所以父母要能时刻觉察自己与孩子沟通的行为偏差。我相信带着爱、温和、耐心、建议和商量口气的沟通一定能让你的孩子和你一起跑步,但在时间上,要由短到长,在力度上,要由弱到强,不要一开始就把孩子累坏,让孩子对跑步产生恐惧感,在运动方面,培养孩子的耐力比爆发力更重要。当然,如果你的孩子还是不愿意跑步,也请不要着急,父母先做好自己,坚持跑步,100天,1000天,并继续和孩子分享跑步的感受,分享1次,10次,100次,并不断鼓励孩子尝试,3分钟,10分钟,30分钟,把结果交给时间。
5、父母不要过于挑剔和苛刻。
太过挑剔和苛刻的父母或许在工作上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在家庭上却很难取得丰硕的成果。我们常看到身边很多事业上的成功者,其家庭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因为夫妻双方都将工作中精益求精、挑剔苛刻的风格带到家庭中——夫妻间彼此看不顺眼,甚至对孩子也看不顺眼,于是夫与妻对抗,亲与子对抗,冷漠压抑的家庭和高大宽敞的房子形成鲜明对比。有句话说得好,家不是个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讲宽容的地方,讲理解的地方。
太过挑剔的父母往往会培养出倔强的孩子,这是很糟糕的,希望这样的父母能降低标准和力量,给孩子,也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太过宽容的父母往往会培养出任性甚至粗鄙的孩子,这同样不好,希望这样的父母能提高标准和力量,先拿自己开刀,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有资格做孩子的导师。
6、注意对孩子的称呼。
我看到很多父母亲密地称呼孩子为“宝宝”,“宝贝”,“小*”,这当然是亲与子之间的真情流露。我建议可以在孩子3岁前用这样的称呼,3岁后的孩子就开始变得更独立了,建议少用“宝宝、宝贝或小*”这类称呼,因为宝宝和宝贝总有被庇护的感觉,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建议少用“小*”或“小**”,因为“小”是不用担当责任的,长期称呼孩子为“小*”,会弱化孩子的担当意识,容易培养出玻璃人和草莓人。
如果你希望孩子是个有独立性有责任感的人,请直接称呼Ta的名字,如果觉得直接称呼名字缺乏温度,就称呼Ta为“大**”,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称呼中变得更有独立性和责任感。我称呼女儿为“姐姐”、“大姐”、“大凡”、“正气大凡”、“亲爱的大凡”,称呼儿子为“大轩”、“正气大轩”、“亲爱的大轩”或“四哥”(我弟弟的两个孩子是二姐和三哥。)
7、亲子沟通三字经:多商量少命令,多引导少否定;多鼓励少打击。
这三字经的意思一目了然,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来看个熟悉的场景。
孩子问:“爸爸,能看电视吗?”
条件反射,爸爸说:“不能。”——每一次的否定和命令都让亲子关系更疏远。
如果用商量的语气,爸爸会说:“能否吃完饭之后再看呢?”
如果用引导的语气,爸爸会说:“上午已经看过了,现在又看会不会伤害眼睛呢?”?
孩子表现不好时,很多父母会说“你的同学怎样怎样,电视上的孩子怎样怎样,我朋友的孩子怎样怎样。”亲爱的父母,你说的或许是事实,但你口中怎样怎样的孩子也一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你的孩子也一定会有优点,说不定其他孩子的父母也正在和他的孩子说你的孩子如何如何的好,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所以,请看到孩子的优点,并真诚大声地告诉孩子,你能做到每天都赞美孩子吗?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让家长忽视孩子的缺点,关于缺点,我建议家长温柔地说出来——只陈述事实,不发泄情绪,只描述当下,不牵扯过去,且用能照顾孩子感受的语言说出来。比方说,当你发现孩子的想象力不够时,你可以说“你的想象力需要提升”,但不要说“你的想象力不行”,也不要说“你的想象力总是这么差。”其中的道理,大家去细细体悟吧。
8、家长要学会道歉。
承接上面“沟通三字经”的内容,我相信,时时刻刻都能做到“沟通三字经”的父母最多只有万分之一吧,大多数父母一不小心就“命令”,一不留神就“否定”,脱口而出就“打击”。所以,为人父母要时刻觉察自己的行为偏差,一旦错了,立刻道歉,就算当时没觉察错误或情形不允许道歉,事后也要补个道歉。敢于道歉的父母一定能培养出敢于道歉的孩子,当孩子敢于道歉愿意道歉时,就是一个有正气的人,其人生是不会偏航的。事实上,敢于道歉愿意道歉的人,才是真正有自信的人,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他的学生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9、若财务许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尤其是辅导作业。
很多家长在和我交流时说,“要是不盯孩子做作业,亲子关系真的很好,作业让我和孩子关系在不断疏远。”这是很可惜的事,有网络段子调侃到“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所以,我建议如果财务许可,可以将辅导作业这样的专业工作交给专业的老师去做。当然,对于篮球、游泳、攀岩等技能,可以亲自辅导,也可以找专业人士辅导,但当父母决定亲自辅导时,要记住:辅导的过程是建立亲子关系的过程,而不是在辅导过程中产生“失望、抱怨、批评和指责”等情绪,并破坏亲子关系——相对于外在的技能而言,亲子关系要珍贵数百倍,不要等失去后才追悔莫及。
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某项技能时不知不觉间说了很多伤害孩子的话,这些话犹如一颗颗钉子留在孩子的心中,并最终决定与父母的关系,直到孩子长大成人,甚至结婚生子后都无法改变,成为家庭一辈子的心痛。所以孟子说“古者易子而教”是很有道理的。
10、每天和孩子拥抱并定期和孩子在月光下散步聊天。
合理有效的身体接触能极大地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感觉,所以我建议家长每天都要和孩子拥抱,我和两个孩子之间每天都进行两三次拥抱并拍拍孩子的肩膀,有时什么话都不说,有时会说“亲爱的,我爱你”,有时会说“亲爱的+赞美”。
每当学生的父母向我陈述糟糕的亲子关系时,我就建议他们回去和孩子拥抱,即便孩子拒绝拥抱,也要顶住尴尬,迂回前进,坚持不懈,直到成功。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让一位气质优雅又干练的母亲上台和她的儿子拥抱一下,母亲兴奋地走上台,张开双臂,但却遭到儿子果断拒绝,这位母亲很尴尬。课程结束后,我们还有后续100天的辅导,我们继续鼓励她和孩子拥抱,孩子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只接受妈妈从背后拥抱,到现在可以正面拥抱了,看到无数个这样的改变,我和我的同事们非常欣慰。
想象一下你和家人、朋友及同事的大多数对抗与冲突是不是都发生在封闭的空间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大眼瞪小眼,情绪一触即发,理智荡然无存。所以,我建议常和家人在皎洁的月光下散步,边散步边聊天,此时,彼此也不用看对方的眼睛和表情,没有压力;坐在公园或小区的椅子上,促膝聊天,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人们变得更开放,更接纳,更宽容。每当遇到沟通障碍时,我都用在月光下散步或促膝聊天的方式与对方沟通,效果很好,听说这也是乔布斯高超沟通术中的重要方式。
11、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不同的父母秉持不同的教育思维,有人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怒骂,有人相信和孩子交朋友,和孩子打成一片——嬉,有人相信要多鼓励孩子多赞美孩子——笑。事实上,真正的教育不是单一的而是组合的,应该是“嬉笑怒骂”的组合,但都要成“文章”。《道德经》说人要效法天地,天地有四季、白昼、阴晴、风霜和雨雪,人不也正是如此吗?很多学佛的人总以为每天笑眯眯才是正确的,要知道佛家也有怒目金刚。
所以,马克老师告诉大家,温柔的父母也要学会发火,脾气暴躁的父母也要学会温柔,一味的商量和引导有时也无济于事,适度的强势、命令、疏远和打击或许会令孩子豁然开朗,当然背后的度必须要谨慎把握,否则会弄巧成拙。
请记住:所有嬉笑怒骂的背后都是满满的正气和深深的爱,这是永恒不变的。
12、要学会和孩子谈判。
孩子都是天生的谈判高手。父母说“关电视了”,孩子说“还看最后一集”,父母说“不行”,孩子说“看最后一分钟”;实在不行,Ta还会拿出哭闹的法宝来增加谈判筹码,迫使父母让步。这些行为要是纯粹从谈判的角度来写,还可以写几千字,下面马克老师就和父母们分享一下与孩子谈判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谈判的核心不是征服而是双赢——让双方都有成就感,让沟通更和谐。我以孩子常见的看电视,跑步,吃饭为例来说明这些原则。
一、让孩子先开条件。
比方说孩子想看电视,父母不要强行规定多长时间,要让孩子自己说时间,再“讨价还价”,并确认最终结果,计时。这样,孩子就没有被强迫的感觉,让孩子自己做决策,有利于孩子人格的成长。
二、与孩子交换条件。
当孩子提一个要求时,父母在答应孩子的同时也要向孩子提出交换条件,这样可以阻止孩子无节制地向父母提要求。因为Ta知道,每向父母提一个要求,都可能要付出代价。比方说孩子想看电视,父母可以说,中午必须吃完一碗饭,而且光盘。
三、让孩子自己选择。
我带着儿子跑步,跑着跑着,他说累了,我对他说有三个选择:一、继续跑步(可以慢,不可停);二、停下来,练金鸡独立;三、停下来,背诵;结果往往是三者兼而有之。
四、有条件让步。
还是以跑步为例来说明,有时候,儿子不想跑步,想散步,我就和他有条件的谈判,并达成约定“遇到树荫就散步,遇到太阳就跑步”,在跑步的过程中,我还和他喊着口号——“男子汉,迎着太阳奔跑;男子汉,迎着太阳挑战;风儿,吹我吧;鸟儿,为我歌唱吧……”
五、共同决定一件事。
我和儿子一起跑步,当他想放弃时,我就和他说“爸爸喊开始,你喊停。”就这样,我们在不断的开始和停中跑步,孩子觉得很好玩,很有成就感。
六、各让一步。
我建议女儿朗读《孟子》60分钟,女儿说,30分钟,我们各退一步——45分钟成交。各让一步,能培养孩子的公平意识和妥协精神,有利于孩子人格的成长。
七、最后一次。
孩子天生就会这一招,父母也要学会这一招:“来,再吃最后一口饭……”,“来,再跑最后一圈……”,“加油,再坚持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是拼搏的精神,“最后一次”是鼓励的爱。
马克老师品牌课:智慧父母亲子沟通的12个关键
推荐内容
- 歌手野马铜仁古城直播吸引众多粉丝打卡
6月3日(朱宇 胡林松/图文报道),恰逢端午节黔籍著名歌手野马在贵州铜仁中南门古城开...
- 为什么在成都学西点的人越来越多?你需要知道
随着大众喜好口味的逐年拓展,西点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千万人带去甜...
- 想要学习专业的西点烘焙技术,就来成都优美西
成都优美西点教育为各位西点烘焙者提供全国一流的西点烘焙技术培训,学完后不管你想创...
- 在成都学习西点烘焙,有哪些学校值得被推荐?
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对西点饮食文化被感兴趣,市场需求的变化催生了市场人才变化。随之而...
- 从千年枸酱到仁战1935酒
出来喝酒,兴致上来了,一定会有人问你整点白的不?,你连忙摆手说白的上头,整不了。...
- 仁战1935酒:90后长大了,酒桌文化还有存活的
当今社会的酒文化逐渐变了味,醉酒、酗酒、劝酒似乎成了酒桌上的常态。然而,作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