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企通社 >综合资讯 >

    “豫”你同在,中和农信助力抗汛救灾

  • 时间:2021-08-06 11:16来源:未知 点击:
  • 一场千年不遇的洪水,打破了豫州大地原本的宁静,桑田变沧海,洼地成汪洋,这里的情况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同样也牵动着中和农信6000多员工的心。 中和农信辉县、卫辉、延津、原阳、获嘉等地分公司均在灾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灾害发生后,各分支迅速展
  •   一场千年不遇的洪水,打破了豫州大地原本的宁静,桑田变“沧海”,洼地成“汪洋”,这里的情况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同样也牵动着中和农信6000多员工的心。

      中和农信辉县、卫辉、延津、原阳、获嘉等地分公司均在灾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灾害发生后,各分支迅速展开自救,并在第一时间统计客户受灾情况,帮助他们找到对应的安置点。

      与此同时,中和乡村发展促进中心迅速做出响应,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及中和农信河南区域办公室成立新乡联合救灾工作组,统筹协调新乡救灾,了解灾区受灾情况和紧急需求,结合灾区需求,对接社会捐赠资源,安排救灾物资进灾区并确保物资可以发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豫”你同在,中和农信助力抗汛救灾

      中和农信志愿者搬运物资

      入职2天的一线“战士”

      从7月18号大雨席卷新乡开始,一个红衣小伙子就“钉”在了加固河坝的第一线,救村民、调研需求、分发物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直到现在他已经连续奋战了18天。这个红衣小伙子叫白国瑞,是党员,是复员军人,也是辉县分公司一名客户经理,18号开始参与防汛时,他入职仅有2天。

      “我16号入的职,17号下午从邢台培训回来,路上雨已经很大了,18号去分支报完到我就回村里,加入了防汛队伍,去坝上加固河堤。我2008在部队的时候参与了绵阳抗震救灾,救援这方面比较有经验,所以在村里就是防汛、抗洪小组的成员。修堤坝连续干了30多个小时没合眼,结果隔壁那段堤坝太矮了,水位上来以后村里还是被水淹没了。”白国瑞说。

      回村的路已经被大水冲断,有一台挖机接他们撤离到安全地点,可白国瑞并没有选择撤离,而是毅然返回村里,解救被困村民。打电话叫挖机进村救人,趟着污水挨户找被困村民……靠着白国瑞和其他几个强壮的小伙子的帮助,全村都撤到了安全地点。

      完成救援,白国瑞安排好家里的事情,马上回到县城,跟这些相处了几天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干起了志愿者的工作。协调资源、装卸物资、引导车辆,只要他能帮得上忙,从无二话。白国瑞说:“我也挺感动的,我入职的是个企业,但是突发事件来临,全体同事都成了志愿者,领导也支持我们干公益,全省70多个和我一样的人在做救援、协调物资、搬运物资,大家都拧成一股绳,没人有怨言!”

      短短几天,白国瑞已经像一个“老员工”一样,大家对他的称呼也从客套的“帅哥”变成了亲切的“国瑞”。救灾行动仍在继续,辉县分公司的伙伴们学习着国瑞身上的干劲,吸收着他丰富的救援经验,国瑞也在学习同事们协调群众整合资源的本领,享受着集体行动的热血感、满足感。

      口号的力量

      7月28日晚,10点40分,一辆12米长的挂车满载着挂面开进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在辉县孟庄镇兴华中学设立的工作站,这已经是当天开进这个工作站的第二辆挂车。

      中和农信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志愿者们白天已经卸了一车食用油,去各个安置点统计需求分发物资,体力消耗相当严重。

    “豫”你同在,中和农信助力抗汛救灾

      中和农信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志愿者在工作站卸食用油

      “白天的一车食用油,每件有40多斤,从车上搬运到仓库门口要走100多米,一车好几百件,最开始都是一件一件扛过去,但是这样又慢又消耗体力,我就让咱员工去周边借小推车、三轮车什么的,都是当地口音,跟人家一说人家就借了。”中和农信河南区域副总经理邢立群说。

      有了小推车的帮助,大家很快把一车食用油卸完了。

      可到了晚上,小推车都还了回去,太晚了也不好再敲门去借,这车挂面就就只能靠人一袋一袋往下卸。一袋50斤,比白天的食用油要重,再加上一整天的体力消耗,大家没扛几袋就干不动了。

      为了节省体力,大家决定接力式搬运,可体力跟不上以后,这种省劲的方式效率也依旧低下,运送速度极慢。“当时手真没劲了,前面传过来之后我根本抓不住。”河南区域的翟芳也参加了晚上的物资搬运,她回忆起那个画面依旧非常激动,“当时咱一位小伙伴喊了一句‘辉县加油’,所以大家也跟着喊起来,然后在场所有人都喊起来,顿时我鼻子就酸了,也感觉身上充满了力量,可能只有在场的人能感受到那句口号在那个时候带给大家的力量。要是没有那句口号,不是大家一起在喊,累了一天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卸完那么满满一车挂面!”

      那天夜里,这份满怀爱心,沉甸甸的物资在一声声口号中被安放在了指定地点,现在也陆续到了各个安置点,很快也会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

      安置点吃上第一顿带肉的热乎饭菜

      辉县占城镇中心学校安置点安置了140余位受灾村民。前几天雨没有停的时候,这个安置点里没有做饭条件,大家只能吃应急食品。

      志愿者们在下乡统计各个安置点物资需求的时候发现了这一问题,立刻组织人手来学校帮他们把退水后满是垃圾、淤泥的食堂、厨房清理干净,请好了厨师并协调了一批蔬菜和调料。

      7月28日,这140余位受灾村民终于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不用再啃硬邦邦的方便面了,得知这一消息,帮他们建起“热餐厨房”的志愿者们都很高兴。

      “我们安置点现在米面油都很充足,就是缺肉!大家应该都是好多天没吃到肉了,安置点都是老人孩子,还是需要营养的,我们今天去街上看了,没有卖的……”安置点负责人把物资需求锁定在了“肉”上。

    “豫”你同在,中和农信助力抗汛救灾

      中和农信志愿者为安置点受灾群众打饭

      7月29日上午,辉县分公司的督导侯红丽开车跑了很远,买到40斤新鲜猪肉,再开着车把肉送到占城镇中心学校安置点。后厨里,几个客户经理带着自己家亲属和几个厨艺还不错的受灾群众正热火朝天的切着蔬菜,一看到侯红丽拎着肉进来都特别高兴,顿时切得更起劲,菜刀在木头墩子上乓乓作响。

      侯红丽把肉放下,只跟负责人交代了句“肉是新鲜的放心吃”就出了厨房,开始张罗碗筷。不一会儿,菜香就飘出老远,安置点附近一些村民也闻讯赶来吃午饭。一个烩菜,一份米饭,菜式虽然简单,大家吃得却开心,这也是水灾发生以来,这个安置点乃至周边村民吃的第一顿带肉的热乎饭菜!

      灾难面前,英雄的故事时刻涌现,和他们相比,我们所做或许微不足道,可力量虽小,萤火之辉也能照亮一些角落。灾难过后的救助只是第一步,当洪水彻底退去,我们将继续发挥优势,提供适当服务,帮助大家重建家园。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力所能及,中和农信全体员工从不吝惜每一分力量。

推荐内容